
11月1日,由中國醫藥教育協會、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聯合主辦的“2025亞洲醫學周暨全球醫學開放合作複旦中山論壇”在上海圓滿閉幕。本次大會以“立足中國、輻射亞洲、鏈接全球”爲核心理念,吸引了來自中國、法國、美國、新加坡、日本等國家及中國香港、中國台灣地區的醫院管理者、醫學專家與產業領軍人物,共話醫學創新與全球合作的新視野、新思路、新路徑。
開幕式上,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張英、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黨委書記趙丹丹、上海市衛生健康委一級巡視員吳乾渝、複旦大學副校長陳志敏、複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黨委副書記楊偉國、中國科學院院士、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名譽院長樊嘉等領導出席了開幕式。張英副秘書長、趙丹丹書記、陳志敏副校長發表了致辭,共同展望醫學合作的廣闊前景。中山醫院黨委書記顧建英致歡迎詞,開幕式由中山醫院院長周儉主持。
作爲兩岸醫療交流的重要推動者,合富此次特別邀請廈門長庚醫院院長蔡熒煌、台灣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何宗融深度參與論壇。在主論壇環節,蔡熒煌以《精進醫療管理——質與量的迷思》爲題,係統解析了長庚體係“勤勞樸實 人本濟世”的核心價值觀。他指出,廈門長庚醫院通過15年實踐,將台灣精細化管理模式與本土需求結合,形成差異化競爭策略,在提升醫療效率的同時實現患者滿意度領先。閉門研討會上,何宗融與中山醫院中醫科團隊圍繞“中西醫協同診療”展開深度對話。他以《中西醫藥協同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之經驗》爲題,分享了花蓮慈濟醫院中西醫精準醫療的經驗,並參觀了中醫科門診及配藥室。中山醫院中醫科主任侯風剛表示:“台灣同行的實踐爲中醫現代化提供了新思路,雙方將在腫瘤康複、慢性病管理等領域探索合作。”
大會期間,中山醫院黨委書記顧建英親自接待了蔡熒煌、何宗融兩位台灣專家。顧建英表示:“此次有幸邀請到兩位台灣醫療界翹楚參與論壇,深感榮幸。台灣醫療體係曆經40餘年發展,在品質管理、人文關懷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,值得大陸借鑒;而大陸近年來在醫療技術創新、基層衛生體係建設等方面也取得顯著進步。兩岸同根同源,醫療發展各具特色,未來應深化交流合作,共同提升民衆健康福祉。”
兩位台灣專家對中山醫院的邀請表示感謝,蔡熒煌提到:“大陸醫療市場的規模與創新活力令人驚歎,台灣的技術與管理經驗若能在此落地,將實現雙贏。”何宗融則強調:“中西醫協同是兩岸共同課題,期待通過合作推動傳統醫學現代化轉型。”
此次大會上,台灣長庚醫院還帶來兩項創新成果:一項是便攜式超音波設備,能在1分鍾內完成掃描至報告生成全流程,適用于急診、基層醫療場景;另一項是半導體芯片血液檢測技術,可通過微流控芯片實現多指標同步檢測,大幅縮短診斷時間。展台前,參觀者絡繹不絕,紛紛就技術原理、臨床應用等問題與研發團隊交流。一位來自泰國的醫院管理者評價:“這些產品體現了台灣醫療科技的精準與高效,具有很高的國際推廣價值。”
作爲亞太地區醫學創新協同的關鍵紐帶,亞洲醫學周以“立足亞洲,放眼全球”爲核心視野,通過“跨國界、跨領域、跨學科”協作持續拓寬全球醫療合作版圖。未來,合富將繼續攜手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,深度整合創新資源,推動先進醫療理念與技術的國際轉化,在賦能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同時,爲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注入更強勁的“中山動能”和“合富力量”。





